海门张謇研究会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状元实业家张謇的慈善理论与实践/ 邹迎曦

61
作者:邹迎曦来源:《张謇研究》2021年第4期(总第67期)网址:http://zhangjianyanjiu.com

状元实业家张謇的慈善理论与实践

□ 邹迎曦


张謇不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慈善家,他的慈善理论与实践,蕴涵着崇高的人生境界。

一、理论慈善——安济民众,稳定社会,体现了崇高的政治境界

张謇创办慈善事业,与以往的慈善界人士不同的是,他不单纯地就慈善而论慈善,而是将慈善事业纳入整个改良社会的系统工程中,并视之为具有深远政治意义的一项活动,有效地安济民众,维护社会稳定,体现了崇高的政治境界。

张謇认为,慈善事业与地方自治、实业、教育等各项致强救亡的举措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他在致力于实业救国的实践中,一再强调慈善和其他相关事业的重要性。他将实业、教育、慈善“三大项”作为地方自治的主要内容而加以实施。他曾详细地诠释这三者的关系:“以为举事必先智,启民智必由教育;而教育非空言所能达,乃先实业;实业、教育既相资有成,乃及慈善,乃及公益。”之所以强调实业,这是由于“自治须有资本”,就此而言,可称实业是地方自治的“根本”;但实业的振兴与教育的发展不可分割,因而也不能忽视教育;慈善公益事业在“三大项”中虽处于最后,但也同样不能忽略。用张謇的话概括,就是“以国家之强,本于自治;自治之本,在实业、教育;而弥缝其不及者,惟赖慈善”。慈善的作用尽管只是弥缝实业、教育不及者,然而“失教之民与失养之民,苟悉置而不为之所,为地方自治之缺憾者小,为国家政治之隐忧者大也。”是否能教民养民,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例如1883年苏北河堤漫决,1887年黄河在郑州决口,1903年、1906年江苏先后发生大水灾,张謇都用“以工代赈”的办法,维护社会稳定,治河防洪,赈济灾民。多方筹措发展其赈灾慈善事业。

二、实业慈善——扶持弱势,体恤民众,体现了宝贵的爱民境界

张謇饱读儒家经典。他创办慈善事业,就是源于他思想深处积淀的儒家传统文化养分。张謇曾说:“没有饭吃的人,要他有饭吃;生活困苦的,使他能够逐渐提高,这就是号称儒者应尽的本分。”他在早年所说:“士大夫有口当述苦人之苦,有手当救穷人之穷”。张謇的儒家民本精神和仁爱思想,在其创办的实业中得以充分展现,其目的就是扶持弱势群体,给予他们实实在在的帮助。除了以慈善活动救抚百姓外,张謇在兴办实业中还通过较为系统的组织建设来实现慈善活动的计划化和常态化。因此,张謇在整个振兴实业的过程中,始终把慈善事业融入其中。

(一)废灶兴垦中的“厘剔恤民”。在民国初的废灶兴垦高潮中,公司(以大丰公司为例)必须先向盐商收购盐垣,一垣有若干副灶。每一副灶给价300500元不等。而后再购买荡地,其价每25100千文~350千文不等。这样做盐商垣主得了好处,积极响应废灶兴垦,而原本就业于盐场的无地盐民(盐丁),因失去了职业而极力反对废灶兴垦,曾出现了“火烧芦蒿集”(大丰公司设在那里的水利工程处)的事件。张謇得知此消息后,通过调查研究,立即修改购地方案,增加了厘剔盐民灶丁的条款。明确规定公司在收购产盐权和土地使用权的同时,因盐民失业,无法维持生计,公司除给每户盐民以熟地(大丰公司50亩)改制盐为垦植外,还要厘剔盐灶的费用(对盐民的转业补助),每副灶厘剔200千文~300千文不等(当时1元约换1800文)。这一措施的实施,不仅缓解了废灶兴垦中的矛盾,而且解决了失业盐民重新就业的平稳过渡和生活问题,起到了稳定民心的作用。

(二)救灾治水中的“以工代赈”。1921年夏秋间连降暴雨,“江苏水灾之剧烈,为前百数十年所未有。”“当时江苏六十县,受灾者达五十四五,范围之大,灾情之重,实属罕见。”身为江苏省运河局督办的张謇,多次会同会办韩国钧港口勘视。他们经过调查研究之后认为,必须先治救急之标,继固根本之治。其标中之标,莫急于先治王家港。为此,随即发出先治王家港之商榷书,目的在于“以广归海之路。”张謇在商榷书中说:“所以为是商榷者,愿我淮南北二十余县人民发自救之心,奋自助之力,成自治之事,举向来一切希望他救他助之念,一刀两断,能与否一语而已。”先治王家港的计划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特别是东、兴、泰三县积极筹款响应。王家港地处小海场,在张謇创办的通遂盐垦公司境内。“王家港所治者70里,裁弯取直需要开挖土地近千亩,可分三段进行,每段需工费8万元,共需24万元。”整个治理工程于19211216日开工,至19225月全线告竣。全部工程都采用“以工代赈”方法进行,工程进展比较顺利。

在浚治王家港期间,张謇已经年近七旬了。他为浚治王家港,到处奔走呼号,呕心沥血,先后发出上至总统,下至地方官吏、开明绅士等的电函和信件数百件,恳求各方支援。在中国近代,民众缺衣少食、贫苦不堪现象比比皆是。张謇虽知道这是一个社会问题,非个人力量所能解决,但他仍尽最大努力兴办慈善救济事业。

三、公益慈善——帮扶老幼,安置残疾,体现了高尚的道德境界

张謇创办的慈善机构有:(一)1906年,在南通唐闸建成了当时全国最大的一所育婴堂,专门收养弃婴和家境赤贫无力抚养者。(二)1913年,在南通建造了一所养老院,即第一养老院,以收容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以后又陆续建造第二、第三养老院。(三)1914年,在南通县城西门外大码头创办贫民工场,专门招收南通的贫民子弟和外地贫民为工徒。(四)1915年,张謇建成了专门收容不良妇女和娼妓的机构——“南通济良所”。以改良社会风气,保障妇女身心健康。(五)1916年,张謇亲自组织创办了近代第一所由中国人自办的盲哑学校——“狼山盲哑学校”,并担任首任校长。(六)1916年,张謇创办残废院。残废者入院后之衣食,全部由院中供给。(七)将南通城西门外前清时的养济院改建成“南通栖流所”,以收养哀怜无依的乞丐。(八)在南通城东购置了一块闲地,作为义茔,专供死无葬身之地的穷苦人葬身之用。以上慈善机构的建立,扶持了一大批弱势群体。张謇之所以做出如此多的善举,源于他具有感怀民生疾苦的公仆之心。在一次演说中,张謇谈及慈善事业时说:“夫养老,慈善事也。迷信者谓积阴功,沽名者谓博虚誉,鄙人却无此意。不过自己安乐,便想人家困苦,虽个人力量有限,不能普济,然救得一人,总觉心安一点”。

四、鬻字慈善——淡泊功利,乐于奉献,体现了可贵的思想境界

张謇个人为慈善事业的出资,难有确切的统计。张謇不仅将其创办实业所得的利润无私捐助于慈善事业,而且当因创办慈善事业遇到资金困难时,他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即靠卖字鬻物等来谋取慈善公益事业的经费。从1906年开始,张謇便以鬻字的方式来为育婴堂筹资,当时计划每季以卖足500元为止,一年得2000元,可够百名儿童一年之用。然而育婴堂因所收婴儿不断增加而负债累累。张謇乃于1909年刊登启事,继续鬻字。随着创办的公益慈善事业不断增加,用于慈善的经费日渐紧张。为了维持盲哑学校的开支,张謇先后发布了《为残废院盲哑学校鬻字启》和《继续鬻字启》,为学校筹款。在19163月的《鬻字启》中他这样写道:“有欲仆作字者,请必纸与钱俱,当按先后为次,苟不病,当日以一二小时给之。”随后,张謇在百忙中不辞辛劳,以字易资,他的赤诚之心,令人动容。1922年大生企业集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各项慈善公益事业的经费更为困难。此时的张謇年届古稀,但为了慈善事业他不顾年事已高,不惜花费精力去卖字,苦苦支撑着。这次鬻字张謇定期为一月,每日写两小时。而事实上,张謇这次鬻字竟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一直到19249月,71岁高龄的张謇不顾年迈体衰,最后一次为鬻字之件又“苦写六七十日”,才最终放下了鬻字的墨笔。据统计,张謇一生为企业招股集资解决车旅费,为筹建残废院、盲哑学校等鬻字筹集经费,多次在《申报》登载卖字启事。此事有《鬻字告终以诗记之》诗为证:“大热何尝困老夫,七旬千纸落江湖。墨池径寸蛟龙泽,满眼良苗济得无。”此举前前后后断断续续有三十多年。张謇的慈善济世之举矢志不渝,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张謇致力于兴办慈善事业,不是为显示或标榜自己是一个“善人”,主要目的是为救济贫困,安抚乡里,稳定社会。在后期则更多的是为开发社会公益事业,促进社会文明。这既显示了他身上所具有的中国传统美德——善与仁,又充分地体现了他所具有的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情怀。他为推进中国慈善事业所做的思考和实践,今天仍使人感到亲切而有启发力。

(作者单位:原大丰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