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与《麻姑献寿》/安铁生22
来源:《张謇研究》2024年第1期(总第76期)网址:http://zhangjianyanjiu.com 张謇与《麻姑献寿》 □ 安铁生 在南通博物苑馆藏一级文物中,有一件清代刺绣代表作“麻姑像图轴”(道光),是张謇先生昔日心爱的旧藏。据张謇孙女张柔武回忆,濠南别业张謇夫人房间中,曾长期挂有一幅《麻姑献寿》图,不知是否就是博物苑馆藏的这一幅。此为建博物苑之初一直保存的旧藏,是张謇心爱之物是毫无疑问的。张謇酷爱刺绣艺术品,他不但留下“麻姑像图轴”等老的绣品,后来还从苏州请来刺绣大师沈寿,办女工传习所,并共同编撰出我国第一部系统总结刺绣艺术经验的专著——《雪宧绣谱》。从而使苏绣在南通有了很大发展。 那么为什么在濠南别业张謇夫人房间中,会长期挂有《麻姑献寿》图呢?这当然与中国传统的“男寿彭祖,女寿麻姑”有关。麻姑,又称寿仙娘娘、虚寂冲应真人,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仙,《神仙传》说她为(辽宁葫芦岛)建昌人,自谓“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意思是活的时间久远、看到岁月变迁巨大。麻姑是位善良富有爱心之人,据传麻姑当年在街头遇到一位老妇人,她已经饿晕了,麻姑就把自己身上仅有的一个桃子给妇人吃。后来麻姑就把吃剩的桃核带回家种了起来,没想到很快就长成了参天大树,而且此桃树非常奇怪,每年正月开花,三月结果。那个时候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麻姑就把树上所产下来的桃子分给左右的乡亲食用,不仅能够裹腹而且还可以延年益寿。所以我们在瓷器、刺绣、国画上,常见到其不老的靓丽形象,一直“定位”于十八九岁左右,她貌美如花,头顶高髻,余发垂至腰,衣带光彩耀目,手捧寿桃献给众人。当然,更有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麻姑于绛珠河边以灵芝酿酒献寿的画面。所以她是大家喜欢的天上人间送福添岁的道教仙人。吴昌硕曾经写有两首《和(蔡)观明(栟茶人)》,其中一句是:“东海已枯南斗兀,麻姑曾否到君家?”(20240306《江海晚报》12版) 南通博物苑藏的、张謇留下的这幅清代刺绣代表作“麻姑像图轴”(道光)不同凡响:“麻姑身着朱红色广袖衫、灰蓝色围裙、白色衬裙,披蓝色飘带,身背花篮,身后紧随着一只梅花鹿,端庄秀美,面目慈祥,略显夸张的耳朵符合人们传说中神仙的形象。作品主题鲜明,装饰感强。”(张蕾《苑藏刺绣精品〈麻姑献寿图〉赏析》南通博物苑《百年苑庆纪念文集》212页)该图轴艺术价值极高,所用针法有十多种,每个纹饰造型准确到位。缜密而一丝不苟。如“麻姑面部与略显夸张的双手同时采用肉色花线平套,表面粗细一致,丝理统一。眉眼及嘴唇在绣制上分别采用了齐针绣,线条排列疏密得当整齐,拉线轻重一致。眼珠的用针上选用易转折丝理,绣曲线合适的滚针层层加绣,亲切自然,传神而不夸张。”(同上)由于麻姑形象神采灵动飘逸、又仿真立体感强,十分罕见,是不可多得的清代刺绣人物神品,故被评定为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 京剧《麻姑献寿》是中国戏曲理论家、影响梅兰芳一生艺术的幕僚写手齐如山等人,截取清代杂剧《调元乐》中部分情节,改编成的以歌舞为主的古装新戏。梅兰芳在剧中饰演麻姑,于一九一八年秋首次在北京吉祥园演出并获成功。剧情是:三月三日,瑶池王母寿诞,上中八洞神仙齐祝寿。百花、牡丹、芍药、海棠四仙子前往,并邀麻姑同赴瑶池。麻姑仙子特酿灵芝仙酒敬献王母,众仙歌舞升平欢庆吉日,此剧亦成祝寿最佳题材广受欢迎。1922年张謇70岁虚岁生日,京剧大师梅兰芳五月二十四日(农历),率领全班人马来到南通,二十五日下午在更俗剧场,精彩成功地表演了《麻姑献寿》(见戏目单)。为演好《麻姑献寿》,梅兰芳参考大量古典绘画和雕塑,设计了一种美化古代女子的新式服装,并创编了“杯盘舞”等优美经典动作。梅兰芳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一书中回忆了这第三次来南通,“正赶上张四先生的七十正寿,我记得他是五月二十五的正日……白天杨老板的《长坂坡》,我的《麻姑献寿》,晚上杨老板的《连环套》,我的《游园惊梦》。”张謇观看了梅兰芳的精彩表现十分开心,在1923年11月2日《浣华三十初度,寄诗为祝》里还说:“麻姑仙后颜方驻”,把梅兰芳比喻成永葆青春的麻姑仙子了。 从濠南别业张謇夫人房间中,长期挂有《麻姑献寿》图,到张謇七十大寿,梅兰芳特演《麻姑献寿》京剧祝贺,可见张謇对健康长寿的孜孜追求。他还曾说“人恒以寿为重,其实人之寿不寿,不在年岁之多寡,而在事业之有无。若其人果有益于地方,虽早夭亦寿;无益于地方,即活至百岁,奚得为寿?”(朱慧《张謇与养老院》)这也是对他酷爱《麻姑献寿》的最好解读吧。 (作者单位:原南通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文章分类:
史料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