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新传》写作记/王 斌37
来源:《张謇研究》2023年第1期(总第72期)网址:http://zhangjianyanjiu.com 《张謇新传》写作记 □ 王 斌 再过个把月,又到了“张謇企业家日”。在电脑键盘上,当我敲下《张謇新传》最后一个字符时,离动手写作本书已时隔三年。没有如释重负的轻松,却是别有一番滋味涌心头。一百二十多年前的1899年5月23日,是中国近代实业史上重要的一天,凝聚着张謇心血与梦想的大生纱厂,经过艰难筹办正式开工投产。由此开始,这位“爱国企业家典范”“民族企业家先贤和楷模”,以一己之身强力推进一城之事,进而织就一国之梦,其岁月风华翻开了新的篇章。因此,张謇的家乡南通,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这一天,定为“企业家日”。 这是一次隔世的邂逅,我和传主神交已久,似乎是冥冥之中的缘分。自懂事起,就常听母亲讲,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大学毕业不久的父亲被借调到市里“工作组”,全家借住张謇在通城的某处房产,也就在那时,母亲怀上了我,我就是在那里出生的。我曾就读的五山小学和南通中学,分别为张謇在1907年和1909年创办的。而位于省城南京草场门我的大学母校江苏教育学院,又与张謇1915年开办的河海大学紧邻。所有这些,构成了少年时代的我对这位乡贤的最初认知。 我生活和工作的半径,基本没有离开过家乡南通。张謇之名对这个城市乃至对我来说,都如影随形。20世纪90年代,我工作的某青年机关,就在张謇建造的东公园旧址内办公。那古色古香的小楼窗外,是当年南通城内最为热闹的模范路(今濠南路)。目光所及,被称为“城市翡翠项链”的濠河环绕四周,不远处则有张謇当年创办的南通俱乐部、市民公园、伶工学社、濠阳小筑等遗存。沿濠南路向东,渐次为有斐宾馆、通师附小、图书馆和博物苑,它们都曾见证过张謇时代城市的繁华与进步。博物苑内的张謇故居濠南别业,如今已成为城市的重要地标,我曾无数次陪同四面八方的宾朋去参观,人们常带着仰慕之心而来,在啧啧称赞声中离去。 我对张謇的研究,始于二十年前。本世纪初,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大胆提出,“张謇先生经营的南通,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命题,学界为此组织课题论证。彼时,在这个城市首脑机关从事文字工作的我,初生牛犊不怕虎,以“做大做强做优‘近代中国第一城’品牌研究”为题,参加课题招标。当年,我们的办公地址在通崇海泰总商会大楼内,这里曾经是由张謇、张詧兄弟发起的中国最早的商会所在地。在这座被载入中国建筑史的大楼内,半个月时间内我挑灯夜战,最终完成了课题,并有幸被编入由吴良镛先生文稿领衔的研究文集之中。如何传承先贤伟业,在汲取历史文化滋养中,更好地把握城市的发展方向,续写新的辉煌,这已成为历届地方主政者的一道必答题。 一段时间,我对张謇的研究几近中断。有十年时间,我在某个党委部门担任主要领导,缠身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读书往往只能在灯下床上,写作主要利用周末假日。随着两年前工作部门的调整,可支配的学习思考时间又渐多,自己重操“旧业”,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了三十多篇张謇研究成果。回顾自己的治学经历,感慨良多。从三十年前,我的第一部小书问世起,自己的研究方向随着岗位、年纪、兴趣而呈阶段性变化,从未来学、教育学、青年学、地方史到党史党建领域,看上去十分庞杂,但不变的轴心是立足现实,聚焦当下,放眼长远。 张謇研究已逾百年,成果丰硕。从张孝若《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到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章开沅等一批学者撰写出《开拓者的足迹——张謇传稿》等著作,对张謇全面系统研究不断深入。同时,学界对张謇研究领域逐步拓宽和深化,由最初侧重对其历史和生平等的宣传介绍,扩展至众多方面分专题的学术探索,涉及到政治、经济、教育、慈善、思想、家风、地方自治、社会科学、水利工程、城市建设、文学书法、早期现代化等领域,出版了百余部与此相关的专著。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称赞张謇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并专程前往南通博物苑参观张謇生平介绍,推动张謇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一批南通本土学者成为张謇研究的重要力量,聚焦南通近代发展,更加注重以史鉴今作用,更加注重应用型研究,注意挖掘和凸显张謇研究的当代价值,更好地服务现实社会和地方发展,从而为张謇研究注入新的动力。 在新时代,我们从事张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弘扬以“爱国企业家典范”、“民族企业家先贤和楷模”为内核的张謇精神,促进张謇学术研究科学化和成果的转化运用,提高张謇形象立体展示、生动阐释和大众传播水平,使讲好“张謇故事”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典型案例。新时代对张謇的研究,已成为提升以张謇为重要标识的江海文化影响力和江海文化强市建设水平的基础工程。通过深入挖掘史料,放大已有研究成果,从深度、广度上丰富张謇研究内涵,为南通做精做优张謇品牌、建设文化强市夯实基础。笔者也尝试借助《张謇新传》写作出版,创造性地深化张謇研究,科学总结张謇的思想精髓、精神财富、人生智慧和事业经验,促进张謇精神的传播光大,从而为推进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有益借鉴。 在张謇研究和本书写作中,我的心头一直萦绕着这些问题:首先,如何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要求为指导,用好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和张謇研究最新成果。如把政治学、西方新史学等理论应用于张謇研究,用心理史学方法观照张謇的科举之路,解析和还原历史细节,使作为近代史上重要人物的张謇形象更为鲜活生动。其次,如何把张謇置身于近代社会大变局和中国早期现代化大背景下,深入透析张謇的人生智慧,精准提炼张謇之路的特点,生动展现张謇精神的价值,给今人以启迪。再次,如何通过严谨细致地考证辩析,厘清一些历史疑云,破解张謇研究中若干问题,把研究探索的触角,深入到一些过去尚未涉及的张謇研究领域,以弥补同类研究中的空白。 在写作中,笔者坚持历史性和政治性相统一,把历史研究的客观真实性和用历史资源资政育人功能有机结合。坚持全面性和重点性相统一,在对张謇进行系统研究基础上,围绕本书重点对若干专题进行深入探索。坚持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聚焦新时代新要求,创新性开展张謇研究。坚持学术性和通俗性相统一,既注重严谨科学的研究态度和写作态度,又致力推动学术研究成果的大众化接受。 力求采用新视角。如全书运用“一主线”、“多侧面”的结构,“一主线”,即以张謇的业绩与贡献为主要脉络,通过对其实业之路、自治之路、从政之路等研究,揭示其作为爱国企业家典范的精神内核。“多侧面”,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张謇的人际交往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剖析其与执政阶层、创业团队、社会名流、外国友人等的交往特点,观照张謇所赖以凭藉的外部资源。二是对张謇家庭关系与日常生活的研究,从微史学角度,透视其家庭收支、衣食住行和志趣爱好,梳理其婚恋情感生活、与家庭成员张詧、亲家陈劭吾等关系,以及对独子张孝若倾心培养的历程,展现张謇的家国情怀和人格魅力。三是对国内外时人有关张謇回忆与评价进行研究,以此作为参照与印证,多侧面审视张謇先进理念和不朽事功。又如,书中通过中西比较的方法,研究张謇早期现代化探索的西方视角。 致力提出新观点。如经过考证和研究,作者在学界首次提出张謇是中国近代测绘业的先驱,他对中国测绘事业发展作出了鲜为人知的开创性贡献,又如书中归纳了张謇“三起三伏”的从政经历及担任农商总长时“三板斧”改革举措、推动立宪“三部曲”过程等。笔者纠正了长期以来以讹传讹的张謇被慈禧“四次召见”的说法,首次解析江苏议会议长选举“贿选”谜案、张謇的镶山情节、为何为其子选择德华大学、张孝若被杀之谜、胡适为张謇父子作传的背后轶事等,考证和梳理出张謇与严修、与张仁奎关系,以及与陈石云的翁媳关系和陈劭吾亲家关系等,这些在学术界尚属首次。 注意挖掘新资料。书稿中广泛吸收利用一些新披露的史料,如近年香港公开的沈燕谋日记,以及尚未公开的张孝若《士学集》、书信、日记和演讲等资料,胡适日记和书信等资料。 张謇离开我们九十多年了,但似乎又从未远去。他逝于20世纪,却活在21世纪。前些日子,因工作关系我又一次来到南通特教中心,张謇曾是这所学校的前身盲哑学校首任校长,漫步菁菁校园,其塑像、留下的校训和特教思想、写满轶事的文化长廊,诉说着那些陈年往事,不禁让人肃然起敬。这些天,为了组织今年的“企业家日”活动,我的同事们又忙碌起来。而写作本书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一次与先贤跨越时空的对视和对话。在复述、还原和发现历史之中,挖掘并展示其当代价值与意义,为这个城市和我们的后人,梳理、整理和留下一份厚重的精神档案。通过追寻张謇的人生轨迹、心路历程和精神嬗变,已过天命之年的我,深切地感受到,浮世功名如过眼烟云,唯有精神不死,思想者永恒! 过去两年新冠疫情肆虐,虽阻隔了人们之间的交往 ,却让我有更多的时间静下心来,完成夙愿,谨以此书献给生我养我的这座城市。 (作者单位:南通市人大常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