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张謇研究会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牛山微语(续)/赵 鹏

23
作者:赵 鹏来源:《张謇研究》2022年第4期(总第71期)网址:http://zhangjianyanjiu.com

牛山微语(续)

赵 鹏


六十八

还是与石港有关的事,来自一份尤亚笙(金镛)先生的手稿。稿写于达李和冯澂两人的南菁书院课卷封面之背,达与冯都是尤先生在南菁书院的同乡同学,此课卷乃是废物利用,拿作打草稿的。

文稿是为一位丁氏女性八十寿辰徵文而作的行述,就其叙述看,似是为这寿星老太太的女婿而代作的。

这位丁氏名有祯,家住石港南乡的二总渡,十八岁时嫁石港曹文奎。曹家本富有,奈文奎为浮荡子,家财多为耗尽,嫁六年后文奎病逝,有祯因无育,乃螟蛉一女。旋接家中变故频遭,双方父母相继而亡,以致有祯靠变卖首饰来完成丧葬事。后因曹姓族人欲逼其改嫁而谋其产,有祯乃携女由石港逃来通城投靠里中熟人。始以缝穷谋生,因困不能赡,改佣于人,继而发愤自立,用手头馀资,赁屋南城门外制汤圆售卖。因价廉味好而受欢迎,初仅供早食,后则随制随售,其制汤圆后竟成为闻名通城的夜宵。生意渐兴后,有祯更受房东建议,以馀房开设客栈,竟也能门庭如市,其间更赘一婿以为之助。民国九年有祯年已花甲,因南通开始拆城墙扩建市场,其所赁房也面临拆迁,因此而歇业,改赁金氏屋居住。此金氏与张詧为中表亲,曾向张詧述丁氏俭朴谨慎,张詧乃作主以海门季竹轩娶有祯之外孙女,后所办崇海旅舍即命季经理其事。此后有祯则皈心向佛,及八十岁时,见女婿欲为办行筵则止之,并愿出所蓄之半,资助四处慈善事业,每处各捐五百金云云。

由于这是一份草稿,有些文辞还在推敲,并有空缺待填之字,故有不太明白之处,但总的表述还算清楚,读之也颇能感觉这位老寿星历尽艰难勤勉创业的不容易。稿上另有一处写有一副对联,其文为:“露湛云慈,一视同仁殷保赤;松贞柏烈,千秋曼寿总垂青。”就语气看,当是尤亚笙先生拟致丁氏的贺联。


六十八(1).png                           六十八(2).png


六十九

昨揭尤亚笙先生作石港丁氏老太太的行述草稿,初疑是代丁氏赘婿所作,后看到一些材料,现在基本可以确认是代丁氏外孙婿季竹轩而作的了。丁氏以制售汤圆起家,继增营旅馆业,办有“长春客栈”。民国八年开始,南通于城南建造“新市场”,丁氏客栈乃被拆除。及至张詧建崇海旅舍成,乃让季竹轩主其事,亦算补偿。以至后人追溯崇海旅舍历史,就有视长春客栈为前身者。

崇海旅舍于民国十年建成,取名崇海者,初以接待崇明、海门旅客为主。崇海人与南通人原本极少联系,自张謇经营南通,开放门户,这才打开隔阂,而崇海旅舍即因此应时而生。旅舍初建南北排列之楼房三幢,中一幢为三层,馀为二层。后更于西侧面街增建两层的西楼,以楼上为客房,有过街楼与东侧主楼相连,楼下则为店面。此西楼即后来的长桥商场,俗称“老百货大楼”者。旅舍设施既齐备,房价又优廉,更占地点之利,故极受旅客欢迎,其声誉不下于同时的有斐馆和桃之华。这儿揭示一则当时的广告,用以见其一斑:

本舍开设城南马路热闹市口,新建三层楼房百馀间,空气透达,陈设完美,被帐清洁,适合卫生,久为各界赞许。价目仍照原章,自一角二分起至一元二角止。内装电灯、电铃,长途短途电话,以及应用物件,应有尽有。贵客如假喜庆宴会,备有大厅客堂,雇用茶房,伺候周到。来宾女士,亦有女仆照应。地址接近轮埠,各路长途汽车直达门口,水陆交通,极其便利。凡有常客包年包月,价目格外优待。附设饮食部,选聘维扬厨司,专办筵席和菜,味美肴佳,脍炙人口。兼售糖果饼干、罐头食品,及中外名酒、各种香烟雪茄、化妆品等类,另列详单。如蒙赐顾,无任欢迎。


七十

崇海旅舍建成后,张詧为之题名,并有匾跋记其事,其文为:

《周礼·地官》遗人掌郊里、野鄙之委积,以待宾客、羁旅。十里有庐,三十里有宿,五十里有市,路室、候馆,灿然具备。盖古之国家之所以安辑万民者,若此其周且至焉。后世道衰政替,庐与路室、候馆之制既不复举,私家之旅店又不能与道里应节,而羁旅乃为苦役矣。迩者自治之说盛行,然宾馆之为物,犹未列为自治事业。南通经营自治垂三十年,颇斤斤于宾馆之规画,若有斐,若桃之华,若俱乐部,尚已。至求其不涉于奢靡,而亦使旅客有乐土乐郊之感者,则秩秩临濠之崇海旅舍,殆庶几焉。旅舍曷为以崇海名?此不可无说。通、崇、海三县,虽壤地相接,同委于江海,而当清之世,海门自为厅,崇明隶太仓州,皆与南通州异其管辖。以是各为风气,尠关连之情。清季商务有会,始合崇、海诸县设总会于通,而渐肇联合之基矣。又同饶棉产,通之大生纺织公司,先后置分公司于崇之久隆、海之长乐,崇、海实业咸策源于通,而三县之业农商者,乃遂同其休戚。辛酉修治县道,通、崇、海三县轮蹄相接,往来日益繁密,则为之筑馆以候嘉宾之至,夫谁曰不宜。旅舍之以崇海名,其意在此。抑吾尝闻之,崇海民风强固,能干事。强则有节,不为纷华所诱,吾知其于旅中起居,亦必能葆此美德也。崇海旅舍之所以待嘉客者,尚其求当于崇海之风尚欤?辛酉年十月,张詧书。

张詧手书的匾跋当时被刻作屏风张于店内,其拓片在民国十五年时还被缩印成字帖,帖后刊有武进书法家唐驼的识语云:

《崇海旅舍记》为张退老七十一岁时所撰书者,字大四寸馀,笔力浑厚,结构严整,老年人精力如此,真令人钦佩不已。文中叙经营地方自治之苦,亦昭然若揭。旅舍主人钩摹原本,镌列围屏四幅,悬诸厅事,俾往来旅客知南通之有今日,皆为诸乡老费几许心力所成,并冀后起者不为纷华所诱,赓续进展,益臻完备。主人复以拓本缩印成册,便后生临摹,藉可增进字学,用意兼到,主人亦有心人也。兹值印刷完成,僭附一言,聊博退老莞尔。民国十五年六月,武进唐驼谨识


七十(1).png七十(2).png七十(3).png七十(4).png七十(5).png七十(6).png七十(7).png


七十一

这信也肯定写于民国五年。


七十一.png


(作者单位:张謇研究中心<南通>)


文章分类: 牛山微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