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张謇研究会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创办海门山歌学馆正当时/盛永康

186
作者:盛永康来源:海门市张謇研究会网址:http://zhangjianyanjiu.org

创办海门山歌学馆正当时

有感于伶工学社

盛永康

1920年2月,我国第一所新型戏曲学校——伶工学社的校舍,在南通望仙桥畔武圣殿原址动工修建,时年7月落成。此校占地近16亩,校舍共有60多间(内含小剧场)。

伶工学社由张謇亲任董事长,张孝若任社长,梅兰芳任名誉校长,欧阳予倩任主任。开办经费由张謇筹措。求学伶生的学习、被服、膳食、洗理等一切费用,全由学社供给。象征着融贯中西的校徽——五线谱上加毛笔、钢笔各1支,体现了革新旧戏曲的内涵。欧阳予倩在开学时宣布:“伶社是社会效力之艺术团体,不是私家歌僮养习所”,“要造成改革戏剧的演员,不是科班。”伶社从多方请来了优秀教师,使学生除了接受专业训练外,还能得到良好的、全面的文化教育。

张謇也曾专为学生讲授修身课,批阅书法习作,亲自指点。欧阳教授京剧、话剧及外国文艺理论。张謇还亲自过问国文教材和唐诗、宋词等古文。学校购置了钢琴、风琴、留声机和大量京昆名家唱片,供学生研究之用。备有《新青年》、《新潮》、《建设》等书刊小说,供学生课外阅读。

伶工学制五年,毕业后服务二年,另给补贴费。第一期学生70余人,后来几年逐步淘汰或輟学者约30人,又陆续进来一些人,先后入社的共90多人。毕业生都会唱昆曲、京剧20多出,还能四部合唱,懂得舞蹈的基本步法。其中少数学生还去北京拜名师深造,成为全国知名演员的有葛次江、林秋雯等,贡献巨大。

关于张謇兴办伶工学社的业绩,早已众所周知,今我缘何还作如此详尽概述?因为,当年张謇如此这般创办伶工学社的举措,对于振兴今日的海门山歌,仍有鲜明的针对性和重要的指导性,且这种办学经验就在我们身边,即可信手拈来,多么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加上现今海门山歌已列入国家级“非遗”行列,其影响力相当之大,亦为今日振兴海门山歌奠定了牢固基础。更值得一提的是,现阶段举国上下正处于文化大发展期间,海门山歌也理所应当地不能例外,大势所趋,必须振兴。换言之,在这形势喜人的大环境下,为我们的海门山歌振兴之路指明了方向,创造了极其优越的条件。

那么,我们怎样利用目前的最佳时机来学习伶工学社的成功经验呢?笔者认为,当务之急必须尽快创办一所海门山歌学馆。一方面,由现在剧团的山歌行家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培养接班人的重任;另一方面,乘有些老山歌人还健在,邀请他们将实践经验传承下来,也可当当顾问之类。不要认为他们水平不高,但他们有深刻的切身体会,他们毕竟是创始人,是一步一个脚印地一路走过来的,还曾唱响首都,史无前例地受到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后来的晋京演出从未有过如此崇高的荣誉)。

仅仅依靠这两方面是很不够的,还应力争得到南通、南京等有关方面的积极扶持,尤其在编导、作曲、炼功老师等难点方面。对此,应掌握好相当重要的分寸问题,山歌特色不能因此而“变味”。“变味”的话,就是“败笔”,那是海门的父老乡亲不愿看到的。历经数十载多少人呕心沥血搞起来的山歌事业,决不可走入歧途。

还有,上海沪剧院为培养接班人,近年来奔赴安徽等地广泛招生,诸如此类的“高招”,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更重要的是,张謇兴办伶工学社,他自己亲任董事长,并带领他的儿子及不少名流一齐上阵,全力以赴,终于收获了硕果。我们创办山歌学馆,也应由文化局长一级人士出任学馆领导,并且务必具有张謇所说的那种精神:“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

我相信,山歌学馆坚持不懈地开办数年,定然会似伶工学社那样,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海门山歌接班人,让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海门山歌,口口相授,代代流传,独树一帜,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海门市张謇研究会)